以政策环境护航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广东推动儿童友好变为“幸福实景”

时间:2025-02-22 02:08:09 来源:时讯视界

  一群小脑袋挤在公园的幸福实景白色座椅前琢磨着:“要涂出有新龙村特色的符号和色彩!”一个下午,政策座椅上涂满五颜六色的环境护航j9涂鸦,富有童趣且充满生机。儿童儿童村民腾挪空地、友好友好打造沙池、城市创建烧制砖块搭建座椅……村里孩子们玩耍的广东空间变得更多更大了。

  走进韶关市仁化县新龙村,推动农村小鱼塘成为孩子们嬉戏玩水的幸福实景“大海”,围墙打造成孩子们涂鸦的政策画板、心语墙,环境护航j9降低篱笆高度让瓜菜蔬果探出头来和孩子们亲密接触。儿童儿童

  儿童友好,友好友好一个也不能少。城市创建实现全域儿童友好,广东不仅要关注城市,更不能忽略乡村儿童成长发展的需求。韶关作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唯一入选城市,在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的过程中与珠三角城市错位发展,利用乡土资源优势,强化儿童参与,打造儿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环境。

  近年来,广东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写入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以政策环境护航儿童友好城市创建,推动儿童友好变为“幸福实景”。《广东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省地级以上市100%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民生幸福标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东莞、中山、江门8市已开展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

  广东全力以赴,多部门联动,各地纷纷制定实施方案、专项规划等,凝聚合力为儿童茁壮成长点亮幸福之灯。至2023年,全省建成儿童友好公园564个。近期,《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公布,广东6项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各地因地制宜差异化探索儿童友好模式。广州发布《广州市公园绿地适儿化改造指引》,以儿童参与为核心,持续推进城市公园适儿化改造,打造丰富多元的友好成长空间。深圳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万花筒”妇儿大厦改造成儿童友好空间,采用自营联营合营模式,将公益服务与商业运营有机融合起来,确保项目持续有活力。珠海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微改造,盘活梅华环保生态中心既有场地空间,建设儿童校外活动场所。佛山新城片区统筹3公里范围内“一带九馆两小园”,打造全方位全龄段儿童友好空间,盘活桥下“灰色空间”等区域。东莞放大中子乐园示范效应,探索公园绿地适儿化改造。惠州出台指引,在全市71个圩镇新建、改建小公园增设儿童游乐设施,对30多处公园绿地进行适儿化改造。汕头建成粤东首个多功能大型母婴中心,构造母婴客群友好商圈。广州、深圳、佛山等地还探索开展城中村儿童友好建设。

  广东倾听儿童的声音,“羊城小市长”、“佛山小当家”、中山儿童议事厅、江门“议口童声”等活动遍地开花,成为儿童参与社会治理的新风景线。当儿童的声音显得重要,当“1米高度视角”融入越来越多城市规划设计中,儿童友好也就变得更具体可感。2024年,广东推动儿童友好建议落地转化3418件,惠及儿童近360万人次。

  关爱儿童,就是守护未来。广东儿童友好服务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延展,在医疗、教育、托育、文体等方面不断提供儿童友好优质公共服务,以儿童友好的“小支点”,撬起城市发展的“大格局”,儿童友好理念日渐融入社会生活,成为发展共识。

  南方日报记者 马瑞婕 通讯员 粤妇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