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建成
全球首创工船和网箱融合设计;适用于千米乃至万米水深的全球全海域养殖;动力定位+自主航行,可游弋养殖自航避台;绿色能源驱动;8万方水体集约化超大规模养殖;全流程智慧化监测投喂……
3月28日,由湛江湾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漂浮AG超玩会入口全球首个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举行下水仪式。这艘“海上智慧渔场”承载着8万立方米养殖水体、力定具备年产2000吨名贵鱼类产能。位养
全球首个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
码头边,巨大的台湛平台巍然矗立,红蓝相间的江湾流线型船体在晨光中闪烁着光芒。“湛江湾1号”是号建湛江湾实验室自主创新研发的全球首个船型与网箱结构融合、养殖水体自然交换、全球AG超玩会入口漂浮式动力定位海域、首个式动自航游弋式养殖及航行避台的漂浮大型综合性养殖试验平台。
该平台集自动化、智能化、位养信息化功能于一体,殖平配备了绿色能源自供给、全电力推进、动力定位、锚泊、饲料储存与投喂、平台监测、养殖监测、无线传输等先进智能化系统。平台总长154米,总宽44米,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分为12个独立的养殖区域,能够同时养殖多种鱼类。
作为深海重器,“湛江湾1号”适用于南海千米乃至万米水深的全海域养殖,极大拓宽海水养殖的生产空间,将为我国渔业养殖行业实现工业化和规模化养殖转型升级提供范本。
据介绍,该平台顺利下水后,将开展系列海上测试,随后驶向南海海域,计划于今年6月投苗养殖。
多项技术突破提升深海重器效能
在设计研发过程中,湛江湾实验室研究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
团队成功突破了超大开口船型水动力优化技术,提高了航速,降低了上浪,增大了甲板面积;突破了船舶和柱稳式结构融合技术以及非等边箱型立柱优化技术,大幅减少了钢材用量,节约了总体造价。同时,团队还创新性地提出了航行-养殖-航行工况混合式能量分配架构技术,显著提高了新能源占比和能源系统利用效率。
适渔性方面,平台进行了多项优化设计,包括实时监控和调整网衣张力,降低网衣风险;自动化集鱼配合吸鱼泵及侧网多吸鱼口,实现多方向自动集鱼收鱼;多组合、多模块、便捷切换的饲料系统,满足多养殖模式、多养殖鱼种和多养殖规模的饲料需求;高精度、广覆盖、精算法的智慧渔业配置,实现养殖环境和养殖对象的可测、可控。
“湛江湾1号”总设计师陈潇表示:“‘湛江湾1号’既是践行大食物观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动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的创新尝试。我们自研发设计之初便积极调研行业,充分考虑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的需要,从养殖海域、适养鱼类品种、装备和运营成本、配套建设等企业关心的问题入手,不断创新和优化设计,比如通过船型与网箱结构融合设计和使用漂浮式动力定位技术,预计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希望‘湛江湾1号’能够在南海海域成功实现工业化和规模化养殖,以此带动南海乃至全国海洋渔业的高质量发展。”
湛江湾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在现代海上牧场研究领域深耕发展,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迈进,为南海乃至全球的海洋资源开发贡献力量。在各方的支持下,“湛江湾1号”将稳步推进后续各项工作,为湛江、广东乃至全国的海洋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我国海洋经济驶向更加广阔的深蓝。
文字:南方+记者 林日清 通讯员 梁华栋
图片:吴东俊
- ·大国担当!中国国际救援队乘坐运
- ·我市各界子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肉体
- ·灾难面前 荥经在行动
- ·20日前市区医疗废弃物 集中处置率要达到100%
- ·年均超亿亩!全球增绿最快最多 我国“绿色家底”不断增厚
- ·5月1日起,梅州住房公积金总体住房贷款信息纳入中国国夷易近银行征信零星
- ·太平洋保险全速启动雅安地震灾区理赔服务 向灾区捐款500万元
- ·国家统计局: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
- ·前2个月广东软件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6.5%
- ·机动车道不能走 非机动车道不好走
- ·新世嘉引领中级车市新主流
- ·北纬网拍摄雨城区第一手视频资料
- ·国家税务总局去年对169名网络主播开展检查 累计查补收入8.99亿元
- ·农业村落子部宣告2024年主导种类主推技术,“岭南黄鸡I号配套系”再次上榜主导种类
- ·雨城区工商局采取四项措施 严查市场内无照经营
- ·芦山地震已记录到余震3244次